合景平台 - 官方网站,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4岁的儿童总数约为2.2亿,占总人口的16.60%。而按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推算,城市儿童则约为1亿人。
面对一个基数如此庞大的人群,我国城市空间设计如何赋权儿童,让儿童自由表达对城市的建议并做出决策?面对城市空间这样一个复杂的庞然大物时,孩子如何能参与到社区和社会生活当中?这样的问题对于设计师和管理者来说,永远是个抽象又头痛的难题。
在诸多城市空间中,儿童游乐场无疑是聚焦为儿童群体提供休闲、游戏的专类场地,基本分为室内、室外两种形式。然而,作为城市及商场内儿童到访率较高的空间,我国儿童游乐场地设计暴露出不少痛点:
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调研推导出了儿童游乐场地设计升级的一些可探索方向,例如:
而全球范围内,创新形式的儿童游乐场作为专业化的儿童休闲空间进入了大众与政府的视野。推翻固定设施堆砌、功能性单一的老派游乐场模式,本文搜集整理的多个国内外设计案例告诉我们,能够培养儿童各种能力(如动手力、冒险力、想象力、人际交往力等)的游乐场地才是现在大众真正的需求。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注意到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首次规定了儿童需要特殊照顾的条款。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的发布,199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市”,以及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制定和提倡的“国际儿童友好城市方案(CFCI)”,从根本上推动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只是一个空间上的课题,更是一个城市系统的建构,包括家庭与学校教育、公共与福利政策、都市功能服务体系、儿童产业发展、金融创新机制等多面向的综合挑战。
如何理解儿童友好?我们发现,儿童友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需求,在布置区域内公共活动空间与设施时,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或性别的需求差异,提供多种属性与功能的空间和场所。
当多个儿童友好型空间逐步形成网络,塑造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步行可达的儿童户外、室内游乐场地,会大大提升城市空间对儿童的吸引力,从而也提升了人居环境的魅力。
通过户外及室内两个维度的儿童游乐场案例,展示符合未来趋势的儿童友好型的玩乐空间设计思想。
哈佛大学的加德纳(Gardner)教授指出,运动技能、空间感和创造力是儿童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而户外环境为培养这些能力提供了最佳条件。对于少年儿童来讲,户外环境所提供的大型游具与更多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创新能力及社交能力。
每一个户外游乐空间,往往都包括以下的一些设计要素:入口、阴凉处、公共聚集区域、自然野生公园、户外艺术、多用途场地、硬地游戏教育元素、可参与的安全游戏设施、创新游戏元素等。我们发现,少年儿童开放空间设计的衡量主要标准包括可达性、安全性、游憩质量以及多功能性。
绿地。特别是作为小孩玩耍的场地的绿地,一定要临近居住区布置。随少年儿童年龄的不同,距离逐渐增大。德国的城市规划明确指出,学龄少年儿童适合的距离应为300~400m,而12岁以上的少年儿童,由于能骑自行车,该距离可延伸到Ikm,婴幼儿的活动场地应该设在父母的住宅周围。
该标准旨在建造合适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通过建造并联通满足不同年龄层儿童的场地需要,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机会到家以外的地方。
这项标准更多的要求建造安全的人行通道和自行车道,甚至认为这比建造活动场地本身更为重要。无论距离远近,有了安全标准,家长才能放心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家附近的地区。并且这些场地最好能避开马路。
具体公共开放空间设计要避免特定使用群体间的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公众的可见度,这样能造就一定的“社会控制”环境。此外,不同特质的环境景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也有着不同的安全度。
让人觉得舒服的场所具有更高的游憩质量,少年儿童心目中的高质量游憩场所要能进行体育活动。游戏和休息能结合,空间的开敞和围合能适度,同时能离开成人的控制。这些地方应有适当未经人为修饰布置的自然物件,这样平日被忽略的草木、枯枝远比精心修护的园林在儿童眼里要更有趣味得多。
开放空间应被设计成多种用途,特别是少年儿童玩得比较多的地方,功能更要随着使用者的改变而改变。在季节和天气变换的因素中考虑到活动场地能适合儿童多种活动的交替开展。这样在城市开敞空间的设计中遵循的多元交混原则以达到空间环境高效率使用。
抓住材质架构特点与点线面要素,设计攀爬互动装置、滑梯、楼梯、吊绳等,增强与儿童的互动性。
设计亮点:大名鼎鼎的格列佛公园是由多位艺术家、设计师创作设计的。根据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为灵感,将格列佛著名的卧倒形象以长70米,高近9米的尺寸放在了公园的正中央。长安平台,
设计亮点:建立在工业遗址上的游乐场,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还原了当时煤矿工人的艰辛,游客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爬到广场顶端欣赏风景。
设计亮点:项目设定为儿童的宫殿,看似独立,其实每个区域都有所连接。宫殿正面由两个大滑梯组成,背面是一个玫瑰花蕾的设计,从这里可以爬进宫殿。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建筑都是由设计团队手工制作的。
设计亮点:设计师认为游乐场是植物园的一部分,所以把橡子漂浮在游乐空间内,意味着种子作为森林生活的开始,希望带领着孩子们和家长进入一个夸张规模的幻想世界。
搭配有趣味性的蹦床、爬绳、障碍物、网道系统等,按照高低起伏的变化儿童进行攀爬、游荡、跳跃,挑战其高度和灵敏度。
【案例1】 Five Fields儿童游乐设施, 列克星敦, 马塞诸塞州,美国
设计亮点:设计师通过结构学,将该项目打造成了一间充满想象力的冒险屋。门和楼梯这些建筑元素被设计师隐藏了起来,并且还提供多种访问冒险屋任何位置的方法,给孩子们的挑战不断升级。
设计亮点:物理锚的设计理念,通过现有松树做为支撑点,打造的一座树屋建筑,耸立在博物馆周围的一丝不苟的环境之上。
设计亮点:整个内部网状结构由Teazuka纯手工编织而成, “垂球”也成为世界上新兴游乐场设计之一。
跑道、球类、营地的设计可以增加孩子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让孩子享受最自然的游乐场地。
设计亮点:游乐场建造在楼宇间,使用明亮的橙色激发孩子好动的天性,在灰白色的建筑中显得格外活泼。
设计亮点:由1500条轮胎制作而成的儿童空间, 服务于陶瓷工厂的工人子女们。
对于一些四季分明或者环境恶劣的国家及地区,室内的儿童游乐场更容易被大众认可。相较于室外的场地,室内儿童游乐场可与商场、博物馆、酒店、餐厅、电影院等公共空间相结合。室内儿童游乐场的空间会存在局限性,所以需要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性。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每个项目的互动装置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孩子们愿意不断探索,攀岩类、蹦床类装置都是值得参考的元素。
设计亮点:卢克登山者专门创造了定制和独特的儿童攀岩结构,他们探索并将游乐场提升到一个独特的水平,以吸引世界各地儿童的想象力和奇迹。
设计亮点:房子内部所有家具都是可改动的,提高儿童创造力,而且空间为不同用途提供了可调的选项,适应0-18岁年龄组的需求。
设计亮点:20米高的塔楼将在四个垂直排列的空间分成了游戏体验区和创新体验区,孩子们可以探索和玩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14米的攀登网中自由攀登。
设计亮点:这个游乐园项目位于底下的石板洞内,由三个巨型的蹦床组成,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营造地下仙境的奇幻效果。
例如粉色、橘黄色、蓝色、绿色等鲜亮的颜色,或是可爱的卡通形象,会让孩子认为没有攻击性,放下防备心理。
设计亮点:项目借鉴了一些伦敦历史悠久的庄园里的游乐场,通过一种安全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抽象的玩乐环境。
设计亮点:放映厅内,有两块娱乐区,每个区域都使用了非常鲜艳的颜色突出设备的娱乐性。孩子们可以沿着管道滑梯,滑入银幕前方的球坑中,也可以跑到位于座位区后部的小型游乐场,有蹦床、爬杆、滑梯、秋千和攀援墙等。
设计亮点:协同韩国line friends视觉形象共同打造的高端室内儿童乐园品牌。
相较于分散的布局,将可能会出现的休闲区、观赏区、活动区进行合理化的排列、分布,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性。
设计亮点:多样性是这个项目的关键词,设计师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房间,孩子可以将室内的任何一个角落设定成自己的游戏区域。
设计亮点:为寒冷地区的儿童设计的一个室内游乐场。受彩虹的启发,将玻璃制作成了七彩的颜色,同时根据城市的地域分布,将这些景观元素带入到设计中:小山、房子、树木、湖水。用抽象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去寻找新的意义。
设计亮点:外立面由三种雕塑拼接而成,材质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山脉的效果。同时设计师也利用大面积的玻璃展示内部,创造了开放和透明的内部活动的感觉。